|
公司基本資料信息
|
激光切割不銹鋼 低于3MM~4MM(J具體的厚度要看激光功率) 都屬于氣化切割(材料直接氣化)斷面光潔 白亮 。但由于太薄的板材容易震動 所以往往2MM到4MM的不銹鋼的切割效果好 某些進口的設備配有高功率激光器優(yōu)質斷面可以到達8MM 但隨著板材的再加厚 超過氣化切割厚度的板材就會出現氣化+融化的狀態(tài) 融化切割斷面紋路就差多了 所以超過12MM厚度的不銹鋼都切割不好看(與精細等離子對比)
再有激光切割的精度比較高 切割精度都是以絲為單位的 但切割厚度超過12MM 還是用精細等離子吧
軋制表面加工板材和帶材有三種基本的軋制表面加工,它們是通過板材和帶村的生產工藝表示的。
re.1:經過熱軋、退火、酸洗和除鱗。處理后的鋼板表面是一種黯淡表面,有點粗糙。
No.2D:比N0.1表面加工好,也是黯淡表面。經過冷軋、退火、除鱗,最后用毛面輥輕軋。
No.2B:這是建筑應用中最常用的,除在退火和除鱗后用拋光輥進行最后一道輕度冷軋外,其它工藝與2D相同,表面略有些發(fā)光,可以進行拋光處理。
No.2B光亮退火:這是一種反射性表面,經過拋光輥軋制并在可控氣氛中進行最終退火。光亮退火仍保持其反射表面,而且不產生氧化皮。
由于光亮退火過程中不發(fā)生氧化反應,所以,不需要再進行酸洗和鈍化處理。
5.拋光表面加工
No.3:由3A和3B表示。
3A:表面經過均勻地研磨,磨料粒度為80~100。
3B:毛面拋光,表面有均勻的直紋,通常是用粒度為180~200的砂帶在2A或2B板上一次拋磨而成。
No.4:單向表面加工,反射性不強,這種表面加工可能在建筑應用中用途最廣。其工藝步驟是先用粗磨料拋光,最后再用粒度為180的磨料研磨。
No.6:是對No.4的進一步改進,是在磨料和油介質中用坦皮科拋光刷拋光No.4表面。英國標準1449中沒有該表面加工,但在美國標準中可以查到。
No.7:被稱為光亮拋光,是對已經磨得很細但仍有磨痕的表面進行拋光。
通常使用的是2A或2B板,用纖維或布拋光輪和相應的拋光膏。
No.8:鏡面拋光表面,反射率高,通常被稱為鏡面表面加工,因為它反射的圖像很清晰。
用細磨料對不銹鋼連續(xù)拋光,然后再用非常細的拋光膏打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