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品 名】:大紅袍
【條 形】:緊潔、較壯實
【火 工】:傳統(tǒng)足火烘焙、特高級茶師精制
【色澤】:油潤、紅點明顯
【湯色】:金黃清澈、明亮
【內(nèi)質(zhì)】:巖韻顯、醇厚、回甘快。杯底有余香
【產(chǎn) 地】:
福建武夷山
【保質(zhì)期】:越陳越好
【保藏方法】:避光、密封、防潮、防異味;
【沖泡方法】:
茶量:以容器(壺或蓋杯)大小而定,一般為容器量的半數(shù)量。
水量:以茶量為準,一般一克茶葉20-25毫升水。
水溫:應達初沸98攝氏度以上,特別是第一次沖泡。
浸泡時間:根據(jù)個人口感喜好,第一次以10秒~1分鐘,第二次20秒~1.5分鐘,第三次30秒~3分鐘較適宜,以后逐漸時間接近加倍延長,盡量保持湯色與第三泡一致,優(yōu)質(zhì)武夷巖茶可以沖泡六次以上。最佳的方式是按上述辦法并根據(jù)個人喜好來調(diào)整茶葉投放量以找到自己最喜愛的口味。
【大紅袍介紹】:
大紅袍,是中國名茶中的奇葩,有“茶中狀元”之稱。它是武夷巖茶中的王著,堪稱國寶。
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東南部,大紅袍生長在武夷山九龍就窠高巖峭壁上,這里日照短,多光反射,晝夜溫差大,巖頂終年有細泉浸潤。這種特殊的自然環(huán)境,造就了大紅袍的特異品質(zhì)。
武夷山的紅袍外形條索緊結(jié),色澤綠褐鮮潤,沖泡后湯色橙黃明亮,葉片紅綠相間,具有明顯的“綠葉紅鑲邊”之美感。大紅袍品質(zhì)最突出之處是它的香氣馥郁,香高而持久,滋味醇厚,飲后齒頰留香,“巖韻”明顯。
武夷名叢中數(shù)大紅袍享有最高的聲譽。可謂是烏龍茶中的“茶中之圣”了。大紅袍的特異品質(zhì),使巖茶愛好者更增加了對它的好奇心,傳說頗多。有的說:茶野生絕壁,人莫能登,每年茶季,寺僧以果餌山猴采之。還有的說:樹高十丈,葉大如掌,生峭壁間,風吹葉墮,寺僧拾制為茶。當?shù)剡€傳說大紅袍為巖上之神所有,寺僧每于元旦日焚香禮拜,泡少許供佛前,茶可自顧,無需人管理。有偷竊者,立即腹痛,非棄不愈,因此系神所栽,凡人不能先嘗。
大紅袍產(chǎn)于天心巖九龍窠的高巖峭壁之上。兩旁巖壁直立,日照不長,氣溫變動不大,更巧妙的是,巖頂終年有細小甘泉由巖谷滴落,滋潤茶地,隨水流落而來的還有蘚苔類的有機物,肥活土地,使得大紅袍天賦不凡,得天獨厚。
古時,采摘大紅袍,需焚香禮拜,設(shè)壇誦經(jīng),使用特制器具,由精練茶師進行。從1941年林馥泉對大紅袍采制所作記錄中,可見其貴在“看青做青”。上午8時半采摘,9時半曬青,歷時1小時,翻攔一次,10時半涼青,歷時15分鐘。10時45分移入青間,至次日1點45分時炒青。搖青歷時14小時40分,搖青7次,搖青轉(zhuǎn)數(shù)順序為16、80、100、40、144、100、60。其中交替做手三次。搖青后,初炒、復炒、初烘、復烘。
據(jù)行家評定,大紅袍的品質(zhì)很有特色,它與其他名叢對照,大紅袍沖至第九次尚不脫原茶真味--桂花香,而其他名叢經(jīng)七次沖泡味已極淡。
現(xiàn)在,游客在武夷山游覽,可以嘗到小巧包裝的“大紅袍”巖茶極品,領(lǐng)略范仲淹詩中所說的“不如仙山一啜好,冷然便欲乘風飛”的意境。注:如有需要了解更多產(chǎn)品到天心巖專業(yè)茶葉電子商城:www.txymc.com,天天都有更新產(chǎn)品,總有一款適合您的!淘寶店http://txymc.taobao.com/聯(lián)系電話:1395 0624 128 聯(lián)系人:劉先生。聯(lián)系QQ:7902616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