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見蟲害危害欒樹常見的害蟲有:欒多態(tài)毛蚜、杧果蚜、欒樹氈蚧、棗大球堅蚧、zhu砂葉螨、桑褶翅天蛾。

對于欒多態(tài)毛蚜,可在初春欒樹萌發(fā)幼葉時噴施10%吡蟲啉可濕性顆粒2000倍液進行防治,也可在其發(fā)生期噴施1.2%苦煙乳油1000倍液、3%高滲苯氧威乳油3000倍液或1.2%煙參堿800倍液進行防治;如果有杧果蚜發(fā)生,可噴施10%吡蟲啉可濕性顆粒2000倍液進行防治;如有欒氈蚧發(fā)生,可噴3%高滲苯氧威乳油3000倍液進行殺滅;如有棗大球堅蚧危害,可在其初孵若蟲期噴灑15%吡蟲啉微jiao囊懸干劑2000倍液或95%蚧螨靈乳劑400倍液進行防治;對于朱zhu葉螨,可在早春發(fā)芽前噴3至5波美度石硫合劑,消滅越冬螨體,危害期噴施1.8%愛福丁乳油3000倍液進行防治;如有桑褶翅天蛾發(fā)生,可噴灑Bt乳劑500倍液或20%除蟲脲懸浮劑7000倍液防治幼蟲。
欒樹流膠?。捍瞬≈饕l(fā)生于樹干和主枝,枝條上也可發(fā)生此病。發(fā)病初期, 欒樹流膠病 病部稍腫脹,呈暗褐色,表面濕潤,后病部凹陷裂開,溢出淡黃色半透明的柔軟膠塊,最后變成琥珀狀硬質膠塊,表面光滑發(fā)亮。樹木生長衰弱,發(fā)生嚴重時可引起部分枝條干枯。
防治措施:
(1)刮疤涂藥。利用刀片刮除枝干上的膠狀物,然后用梳理劑和藥劑涂抹傷口。
(2)加強管理,冬季注意防寒、防凍,可涂白或涂梳理劑。夏季注意防日灼,及時防治枝干病蟲害,盡量避免機械損傷。
(3)在早春萌動前噴石硫合劑,每10天噴1次,連噴兩次,以殺害越冬病菌。發(fā)病期噴百菌清或多菌靈800至1000倍液。
欒樹(Koelreuteria paniculata),別名:木欒、欒華等,是無患子科、欒樹屬植物。為落葉喬木或灌木;樹皮厚,灰褐色至灰黑色,老時縱裂;皮孔小,灰至暗揭色;小枝具疣點,與葉軸、葉柄均被皺曲的短柔毛或無毛。 欒樹生長于石灰石風化產生的鈣基土壤中,耐寒,在中國只分布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下游,在海河流域以北很少見,也不能生長在硅基酸性的紅土地區(qū)。欒樹春季發(fā)芽較晚,秋季落葉早,因此每年的生長期較短,生長緩慢,木材只能用于制造一些小器具,種子可以榨制工業(yè)用油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