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工焊接是傳統(tǒng)的焊接方法,雖然批量電子產品生產已較少采用手工焊接了,但對電子產品的維修、調試中不可避免地還會用到手工焊接。焊接質量的好壞也直接影響到維修效果。手工焊接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技能,在了解一般方法后,要多練;多實踐,才能有較好的焊接質量。
焊機空間臂伸展靈活,升降自如,使有限的工作空間更加人性化、合理化。
使用空間臂降低勞動強度,方便、快捷、安全節(jié)能、省時、省錢、高效、環(huán)保,可與任何品牌和型號的保護焊機匹配。



其他的焊接技術還有1887年,美國的湯普森發(fā)明電阻焊,并用于薄板的點焊和縫焊;縫焊是壓焊中最早的半機械化焊接方法,隨著縫焊過程的進行,工件被兩滾輪推送前進;二十世紀世紀20年代開始使用閃光對焊方法焊接棒材和鏈條。至此電阻焊進入實用階段。1956年,美國的瓊斯發(fā)明超聲波焊;蘇聯的丘季科夫發(fā)明摩擦焊;1959年,美國斯坦福研究所研究成功爆炸焊;50年代末蘇聯又制成真空擴散焊設備。



CO2氣保焊工藝
CO2氣體保護焊工藝 一、氣體保護焊的特點:1)采用明弧焊接,熔池可見度好,操作方便,適宜于全位置焊接。并且有利于焊接過程中的機械化和自動化,特別是空間位置的機械化焊接。2)電弧在保護氣體的壓縮下熱量集中,焊接速度較快,熔池小,熱影...
焊機空間臂伸展靈活,升降自如,使有限的工作空間更加人性化、合理化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