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公司基本資料信息
|
伊舍那天 伊舍那為梵名,譯作欲樂,或說是摩酰首羅天的變化身,亦名大自在天。其形像為:乘黃豐牛,左手持劫波杯,盛皿,右手持三戟槍,肉色清青,三目忿怒,二牙上出,以髑髏為瓔珞。頭冠中有二仰月,持二天女花。
羅剎天 他曾竊取釋尊的舍利,逃亡時,為韋馱天所追擊,因他誠心誠意地奉侍北方多聞天王,是護(hù)持佛法的善神。其形象:乘白獅子,身著甲胄,左手持刀豎起,右手拇指押中小二指,赤肉色,二天女侍于左右,持二羅剎鬼三股戟。又,在胎藏界外金剛部的形像是:通身黃色,披甲,發(fā)上有冠,冠有繒,兩頭飄上,目稍作怒視,右手當(dāng)腰側(cè)執(zhí)刀,左手豎掌向左,屈無名指及小指,為大拇指所押,面向右方。
焰摩天 俗名閻羅王,常住閻浮洲南方,鐵圍山外部的地獄。統(tǒng)率十八冥官,八萬獄卒,審判墮來此處者,加以懲罰,其別名為遮止王,或靜息王即由此而來。一說焰摩王與其妹,協(xié)力主宰地獄界,兄焰摩主審判男性,其妹專懲罰女性的罪惡,兄妹并稱,故名雙王。焰摩王形像是:乘水牛,右手抱人頭幢,左手仰掌,有二天女為其侍從,二鬼使者持刀、持戟,赤黑色,右腳下垂。又一種形像是:
手側(cè)仰掌,指頭向右少豎,左手向內(nèi)執(zhí)檀荼杖,頭上有金半月形,上有一人頭幢,乘臥白水牛,垂左腳,其牛在(左毛右包)座上,面向右方。此為外金剛部院的形像。
阿修羅王 阿修羅王為八部眾,或六道之一,是阿修羅界的主宰者,常與三十三天猛烈交戰(zhàn),就中與忉利天的帝釋交戰(zhàn)最為激烈,從未終止。他的形像為遍身赤色,表示為猛惡無比的忿怒形,三面,立火焰發(fā),二手合掌,二手合捧寶玉而立。
那羅延天 此天本誓為排惡勸善,力大無窮,手執(zhí)杵柄,常乘迦樓羅鳥,自由自在地飛翔于空中。后世欲得非凡力量的人,專祈請此天。他的形像為周身青色,赤發(fā),有三面,正面三目,兩邊面貌為獸形,左面似豬頭,青色,右面未祥,白色。又有一種形像沒兩邊面,冠上系繒,兩端飛上,右手開肘豎掌,屈中、無名、小指三指,舒食指,承輪腰,左手作拳叉腰,乘迦樓羅鳥,右腳垂下,其鳥張翼,面向右。此天形像不一,有二臂、四臂,或八臂等數(shù)種。但獨(dú)立一尊的形像尚不多見。
乾闥婆天 此王專食香而飛行于虛空中。傳說是當(dāng)燃香時,在剎那間所發(fā)生的一中微妙的香氣,把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