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公司基本資料信息
|
橡膠、橡皮和橡套的區(qū)別
在橡套電纜里一般橡膠指的就是原膠,比如天然、丁苯、乙丙、氯丁等的原膠統(tǒng)稱為橡膠,也稱生膠。橡皮是指以橡膠(生膠)為主體,經(jīng)過配比加入各種輔助材料加工后經(jīng)過壓延后的未硫化成品材料。橡套就是使用橡皮作為絕緣和護套經(jīng)過硫化處理后的成品電纜的統(tǒng)稱。
橡皮的組成
橡皮是由幾大體系組合而成的,除生膠本身外還有幾大體系輔助材料,如填充補強體系、硫化體系、防護體系、增塑體系、特殊物質(zhì)加入劑如顏色,芬芳劑等 。 1)、填充補強體系:填充補強的目的是改進橡膠的定伸應力和抗破壞性能(如抗張強度、撕裂強度和耐磨性等),多以滑石粉、碳酸鈣、陶土、炭黑等為主要原料。
2)、硫化體系:硫化是包覆絕緣層或護套層以后的一種處理方法、其目的就是讓輔助體系里的硫化體系發(fā)生作用,使橡膠永久交聯(lián)、增加彈性、減少塑性。硫化的名詞是因最早時間是用硫磺使橡膠交聯(lián)的故稱硫化,沿用至今 。因硫分子對于銅絲導體有腐蝕作用,所以現(xiàn)在選用硫化體系中多以無硫或少硫的硫化劑作為主體硫化劑,并針對不同的橡膠選用不同類型和份額的硫化劑+促進劑,以達到橡膠合理交聯(lián)(硫化)的目的。
3)、防護體系:橡套電纜在儲存、使用的過程中常受外界種種因素的(高溫、低溫、氧、臭氧、反復的機械應力等)作用,橡膠的分子結(jié)構(gòu)發(fā)生變化,從而發(fā)生外表發(fā)粘、變脆、龜裂、失去光澤與變色以及物理機械性能的變化,逐漸失去優(yōu)良的使用性能甚至喪失使用價值,這個過程就叫老化。為了阻止橡膠過早的老化,在橡皮加工過程中加入合適和適量的防老劑,抵御外界因素對于橡膠的影響,幫助橡套電纜在儲存、使用中延長老化的時間。
IEC標準即國際電工委員會(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mmission),是由各國電工委員會組成的世界性標準化組織,其目的是為了促進世界電工電子領域的標準化。國際電工委員會的起源是1904年在美國圣路易召開的一次電氣大會上通過一項決議。根據(jù)這項決議,1906年成立了IEC,它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一個標準化國際機構(gòu)。
IEC的宗旨是通過其成員,促進電氣化、電子工程領域的標準化和有關方面的國際合作,例如根據(jù)標準進行合格評定的工作,電氣、電子和相關技術方面的合作等。
橡套的電纜的主要結(jié)構(gòu)為銅導體、橡皮絕緣層、橡皮護套層。輔助結(jié)構(gòu)有填充、隔離、自承重等。
1.導體的概念:即是能夠讓電流順利通過的金屬載體材料。導體必須有良好的導電性能、物理機械性能、工藝性能和防腐性能。就導電性能來說,金屬依次為銀、銅、金、鋁、鎳、鋼、合金。但是由于金屬銀的價格昂貴,所以我們在電纜當中多采用銅絲,一般在20℃銅的電阻率為 0.0175 Ω · mm2/m。我們?yōu)榱吮WC導體能夠充分的滿足電纜應有的性能,在電纜導體中我們多選擇無氧銅。氧的含量不大于0.03%,雜質(zhì)總含量不大于0.05%,銅的純度大于99.95%的銅就叫無氧銅。無氧銅無氫脆現(xiàn)象,導電率高,加工性能、焊接性能、耐蝕性能和低溫性能都非常的良好。